2013-04-12 06:28来源:甘肃日报 记者 施秀萍
(图片说明:党的十八大重点献礼影片《南泥湾》海报。)
时代呼唤南泥湾精神,呼唤中国精神
——省委常委、省委宣传部部长连辑关于“大力弘扬中国精神,倾心建设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系列访谈之一
编者按:由我省政协委员彭丹编剧、导演并主演的党的十八大重点献礼电影《南泥湾》,目前正在全国热映。4月1日,省委宣传部、省广电局、中央电视台电影频道节目中心等单位,在兰州联合举行了《南泥湾》甘肃展映式,省委常委、省委宣传部部长连辑出席展映式,并就弘扬南泥湾精神和中国精神,全力推进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打造西部影视工程,助推文化大省建设接受本报记者专访。今天刊发专访的第一部分。
记者:《南泥湾》是一部弘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精神的主旋律影片,请您谈谈对这部影片的评价。
连辑:最近兰州正在热映反映当年三五九旅在南泥湾拓荒种地、开展生产自救故事的影片《南泥湾》,观看之后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我感觉影片《南泥湾》的成功之处在于其创作团队选择了一个好题材,挖掘了一个好主题,表达了一个好理念,把握了一个好角度,运用了一个好手法,从而形成鲜明的主旋律。
一是选择了一个好题材。在抗日战争最艰苦的时期,根据地军民为了粉碎日本侵略军和国民党顽固派的军事包围和经济封锁,响应党中央的号召,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大生产运动。王震旅长带领的三五九旅在南泥湾率先开展军垦屯田,成为大生产运动中的一面旗帜。他们通过生产自救,一方面做到自己动手、丰衣足食,克服了根据地严重的经济困难,为坚持持久抗战和夺取革命的胜利准备了必要的物质基础,一方面创造出伟大的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南泥湾精神。电影《南泥湾》选取了三五九旅派先遣连拓荒这样一个片段作为电影题材,选材典型,聚焦集中,内涵丰富,便于把握,题材本身就有很深的寓意和很强的故事性。
二是挖掘了一个好主题。影片《南泥湾》的主题就是弘扬以“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为核心的南泥湾精神。南泥湾精神既是党的优良传统,又是时代精神,也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中国精神十分重要的内容。这部电影选择这样一个主题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习近平总书记所说的中国精神,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这种精神是凝心聚力的兴国之魂、强国之魄。而南泥湾精神就是爱国主义精神。近代以来,中华民族饱受欺凌,国家积贫积弱,百姓苦难深重。在伟大的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才实现了民族独立、国家富强、人民幸福。这段历史需要记忆,这种记忆需要口口相传,耳提面命。其实我们过上和平、幸福、美好的好日子并没有多久,但我们已经开始淡忘离我们并不久远的苦难屈辱的历史了,这是令人担忧的事情。所以对我们,特别是对我们的下一代,要不厌其烦地、反复不断地讲述这段真实的历史。“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强则国强”。只有我们的子孙后代铭记历史,头脑清醒,我们的国家才不会失去记忆;只有我们的子孙后代不断向历史汲取智慧和力量,进而感悟时代责任,我们的民族才有希望。《南泥湾》正是承担了这种向后人讲述历史、传播精神的社会责任。